本帖最后由 zdy 于 2021-8-13 10:56 编辑
自从疫情开始,在家时间长了很多,除了看片(1年200多部)外,开始想玩玩各种音箱,个人无整理表述随便聊聊
一、ATC SCM7和KEF LS50简单比较
1、空间:室内15平米,阳台3.5平米多点,共18平米左右
2、放置在短边的相同位置,各听了一段时间,过程中CD机(天龙DCD800),前级(音乐传真M6SDAC),后级功放(傲立8300MB分体)都一样,总体感觉KEF LS50由于类似号角设计原理,直达能量可能大些,感觉声场比ATC 7大,高频穿透力也比ATC 7强些,而ATC 7中频比LS50稍微厚点,人声和某些小乐器还能听,听大场面的交响和重金属(尤其力量速度重金属,例如NIGHTWISH夜愿乐队的CD专辑)都不满意,尤其ATC7更没法听力量速度重金属歌曲,感觉软绵绵,LS50还能听听。
3、两款都是5寸低音喇叭,所谓大功率功放能推出好低频的论调非常可笑,感觉能把小喇叭变成大喇叭,实际上几乎没啥低频下潜或者很少(相对大书架箱子和落地箱而言),两款小书架箱的声音无法充满整个空间的感觉,拧大功放音量也没啥明显作用。
4、两款单体重量都在7公斤左右,想想还有一些所谓的4,5公斤喇叭,4寸低音喇叭等要推出全面的声音表现,可能吗???5、ATC7与LS50虽然箱体不大,但由于灵敏度都较低,对功放持续输出稳定功率有一定要求的,我放同样一张CD,达到同样的响度,音量键居然比落地箱劲浪826V(4单元3分频)还要大一些,超出我的预期,我反复测试了好几回。(下图仅供参考)
6、改进
后续我加了SVS SB2000低音炮,组成2.1系统就明显改善,低频氛围出来了,虽然ATC 7依然无法听力量速度重金属流派的歌曲,但至少LS50还可以听了。
目前都变成了4个环绕,现在只听稍大箱子,以后再入真正单声道8欧姆200W以上大功率功放作为调剂搭配再听听玩玩
7、如何选择这两款音箱,个人看法: : 1)小空间10平米左右,主听温柔人声流行小作品之类的可以选择ATC7(丝膜高音普遍特点),可能4/50岁的老人喜欢点;喜欢有点金属质感穿透力强一些的可以选择LS50(金属铝膜高音单元特点)。
2)两款小书架箱灵敏度都较低,对功放有一定要求的,晶体管功放最好每声道8欧姆100瓦左右以上完全可以了,我用乐圣K3合并功放在15平米空间里推也足够出好声
二、各种参考
1、AV199上[讨论&求助] 如何选择比较全面的音箱,上海发烧友“”阳光枫林“”的“空间大小与音箱喇叭口径之间的关系”
2、“鬼斧神工119”的哔哩哔哩系列视频,知乎上他的系列文章等,貌似此人是哈曼中国的声学工程师
1)线材调音的真相,ABX盲测(类似双盲测试)
2)好低频的来源原理(包含360董事长周鸿祎对低频的看法等)
3)当然也有ATC7,丹拿M20等评测中讲解了各种喇叭单元,尤其号角单元的各种形式及相关知识等
4)他本人也是正版蓝光碟收藏者,讲到了所谓各版本音蓝光音画质不同的观点(他的观点:都是标准化工业品,会有不同???)
5)知乎上的文章《音箱功放到底需要多大功率?功放功率与选购指南》
6)针对知乎上的提问《音乐(音响)发烧友有参加盲听实验的例子吗?》看看他的答复
7)哔哩哔哩上有各种豪华品牌产品的工作和制作现场视频节目
以上只是他的很小一部分文章观点,有兴趣自己去看看,下面附一段知乎上他的一段文字内容,是否有道理依然需要独立思考和分辨************************
为什么大多数人都没有独立思考能力?因为至少某些领域,独立思考或者说逻辑推理和科学演绎,最终会发现冰冷而残酷的事实。现实是如此残酷,以至于一些人无法接受。 “HiFi”就是这样一个领域。而之所以这里把HiFi打上引号,是因为一些群体所信奉的“HiFi”早已经和高保真甚至是声音并没有太多实质联系。 因为如果真的用科学的方法和事实去独立思考,如果真的用ABX双盲听去判断,会发现很多所谓的“一耳朵区别”并非耳朵能听出的,而是纯粹的精神念动力意淫。很多类型和型号的产品甚至一些价格不菲的产品,是纯粹的“皇帝的新衣”。 如果真的做一些基础的听力测试,可能会发现自己连最基础的声音区别都无法有效分辨,可能会发现自己不但不是“金耳朵”,反而是真正的木耳。自己给自己套用多年的“金耳朵”人设,可能完全是纯粹的夜郎自大。 如果翻看一下声学基础书籍,看着满页像天书一样的不知所云的公式和混迹多年发烧论坛却从未听说过的公理概念,会发现自己压根完全不懂任何声学知识。 甚至只是对制造业,对这个社会是如何运作的稍微有些了解。也不会盲目的认为“一分钱一分货”是万能定律。 甚至只是思考一下北上广深的房价,就不难发现很多花个几万块买几个破耳机和没什么用的前端耳放的并不是什么有钱人。反而是穷的叮当响,连个20平左右的听音环境都买不起。甚至其中不少人,他们不但不赚任何钱,还要从父母那里要钱。 最终,人们会发现,很多被营销故事洗脑的人,其实并不是金耳朵,也不是艺术家,更不是有品位的有钱人。反而是被忽悠的“范伟”。 但是如果不思考这些,不用科学的手段验证这些类似于“都市传说”的营销故事,也不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就可以一直活在这样的幻象梦境中。 人们需要这样虚假的故事,继续虚假的生活。 现实是如此残酷,只有在白日梦中才能得以慰藉。 我相信这些人并非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而是不想去思考,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最后我想对很多想入坑的玩家说一句:HiFi水太深,想烧钱之前,不妨先烧一下脑,哪怕买几本相关专业书籍没事先翻一翻,花钱之前多问问为什么,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
******************************************
三、思考
1、“音质是一份价格一份货”的思考,这句话有太多的人会全方位无条件相信,其实通过上述ATC7,LS50的对比试听,可以看出这句话总体上没啥大问题,但涉及到实际案例则根本不成立,本次ATC7的价格比LS50贵30%,音箱价格的设定涉及到产地(人工工资等),物流,汇率,品牌认知程度等综合因素的体现。
一般来说同品牌同型号系列时,价格与全面的音质成正比是可能的,但涉及到不同品牌或者同一品牌不同系列,则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套用“音质是一份价格一份货”,也有可能低价格的箱子与高价格的箱子各有优缺点或者各有特点,商业上一般高价格商品比低价格商品的单体利润高很多
2、以上只是我个人部分体会,不限于音质价格的思考,还有比如“音质提高30%”之类的,我很好奇这30%是如何计算出来的???我还是希望各位自己独立思考,独立实践,现场店铺自己多听多看多比较。
最后实话实说,所谓论坛里老烧(鬼斧神工119在视频和文章中讽刺了有些所谓老烧连基本声学基础都不懂),高级器材拥有者的观点依然不可全信(但依然可以参考学习交流),至于是出于不懂装懂还是商业目的。。。。。。?????
3、后续我还会分享两款中大型书架箱的听感比较
最后 “不让我独立思考,情愿去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