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冉(易凯资本有限公司 首席执行官)
在上周的福布斯论坛上,我再次重申了“长期来看,正版一定战胜盗版”的观点。宋柯开玩笑说我“站在窗前向外一看站着说话不腰疼”。我理解他并没有说我一定看得不对,而只是说他自己有点腰疼—每个月他都有太麦的报表要交。
其实我的腰也挺疼的,因为我们有很多迫切需要得到版权保护的传媒娱乐业的客户,他们的经济安康直接决定了我们自己的商业幸福。我并不希望他们马上就不切实际地把所有的宝都押在正版销售上。所以我给“正版一定战胜盗版”这句话加了一个很重要的时间限定,那就是“长期”(不过这个“长期”肯定比周星驰在《大话西游》中给的期限短多了!)。
我相信正版的未来有以下几个理由:
1. 为正版付费是符合天理的。你能为吃饭付钱,为喝下午茶付钱,为看演出或球赛付钱,为卡拉OK付钱,为嘉年华或迪斯尼付钱,为旅游付钱,为美容付钱,为足疗付钱,甚至为歌厅小姐或者迪厅少爷付钱,凭什么就不应该为下载一首歌或者一部电影付钱?都是为了体验,不分高低贵贱。符合天理的东西(譬如像私人物权和市场经济)最终一定会胜利。
2. 习惯是可以培养的。你不用告诉我中国人没有购买正版的习惯,因为若干年年前中国人也没有刷卡消费的习惯、贷款买房的习惯、健身减肥的习惯、不问别人收入胖子体重和女孩年龄的习惯、不打电话预约不串门的习惯,更不用说上网看新闻的习惯、写博读博的习惯、跟帖子扔板砖抢沙发骂楼上的习惯、群发节日短信的习惯、下载品位极一般的口水歌彩铃的习惯。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虽然总有个别不自觉的,但是毕竟不随地吐痰和在电影院里和会场上主动把手机调到振动的人还是越来越多。
3. 政府打击盗版的力度会不断加大。不要指望政府有关部门会永远对盗版商和街边贩卖盗版产品的音像店睁一只眼闭一支眼。谁都不喜欢老是被别人在背后指指点点戳后脊梁冷眼相望,况且随着中国经济同全球经济结合得越来越紧密中国政府在很多方面还需要国际社会的合作与谅解。因此,站在维护中国整体利益的角度,中国政府在打击盗版方面态度一定会越来越坚决,力度会不断加大。这必将导致盗版商的犯罪成本会持续提高,直到有一天从经济学的角度讲盗版对大多数盗版商来说已经变得得不偿失。
4. 正版价格将越来越合理。任何事情都有个度,当一张电影票卖到60-80元人民币的时候,你不能过多地去指责购买6-8元一张盗版碟的消费者,因为他们有着正常的智力。但是,如果这个时候你花5元钱可以在家下载一次清晰无比的正版呢?两个原因导致正版价格一定会趋向合理:第一,版权方和零售商本身都有动力鼓励正版消费,因此会愿意主动把价格降下来,把利益让出来一部分,各种对消费者具有吸引力的定量打包、包月包年计划也会花样翻新,层出不穷;第二,新媒体和新平台大幅度减少了中间环节,产业链上最终会只剩下版权方、零售平台和消费者三方,这也在客观上留出了正版价格的下调空间。
5. 正版支付将越来越方便。今天的现实是:我去下载一首盗版歌可能只需要3分钟,而我去正版销售平台上走一遍在线付费流程可能需要15分钟还未必搞得定。可见我在选择正版还是盗版的时候遇到的不仅仅是钱的问题。但是,全中国有那么多公司在做支付,有那么多钱投向了支付,有那么多银行在配合改善支付流程,有移动和联通培养打造出来的支付平台和培养起来的支付习惯,我相信在线支付问题(包括方便程度和安全性)在两三年内会基本得到解决。当我们可以很方便地花一两块钱买一首好听的歌或者三五块钱下载一个好看的电影的时候,我相信越来越多的人还是会选择购买正版。
6. 反盗版技术将不断加强。虽然在技术领域永远说不清是到底是魔高一尺还是道高一丈,但是随着像微软、苹果这样的跨国大企业的全面介入,版权保护技术会越来越严密,破解版权保护会越来越费周折。与此同时,版权方和正版销售方还会通过软硬件捆绑以及各种形式的增值服务逐渐拉开正版消费和盗版消费在消费者体验方面的差距。
我也承认,只要技术上有可能盗版,盗版就永远不会彻底消亡。我同时还承认,普通消费者本着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使用盗版产品是无可厚非的。即便在经济发达的美国,也有相当多的消费者会通过BitTorrent等技术从网上下载盗版产品。
其实说穿了,反盗版的核心就是三件事:(从法律上)让盗版商盗版更危险,(从技术上)让消费者盗版更麻烦,(从价格和消费体验上)让消费者购买和使用正版更方便。反盗版永远不应该以消费者为敌人,反盗版必须把枪口对准那些从制造、传播和销售盗版产品中获利的不法商家。
一般来说,盗版的猖獗程度和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成反比。在人们还普遍为吃穿住发愁习惯蹲坑上厕所的时候他们是不可能有精力或意识去维护知识产权的。但是,一旦经济走向发达,世界上没有一个发达的经济可以容忍对知识产权和作品版权的恣意践踏。只要你相信中国经济正在一天天走向发达经济的行列,正版主导中国市场应该就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