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蓝光网(blufans.com)- 蓝光 高清 4K UHD Blu-ray 影音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布鲁
查看: 660|回复: 8

我们需要《日照重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10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需要《日照重庆》

□ 李祥瑞

一个电影导演的成熟是要付出代价的,因为他的每个脚印都是一部电影,相对其它的艺术行为而言,会耗费庞大资源。能象斯皮尔伯格、詹姆斯卡麦隆那样部部经典天生印钞机一样的电影皇帝在中国几乎没有吧。

《日照重庆》让我们看到了成熟的王小帅。

他的路走的似乎很长,却也值得。

《冬春的日子》(1993)主演是喻红,她在中央美院上学时画的大卫几乎无人不晓,似乎比导演有名多了。该片虽然各方面都有装B的痕迹,但整体还干净(黑白摄影的关系吗?),就当时的生态环境而言,也算难得。后来比较有反响的是《十七岁的单车》(2001)和《青红》(2005),主演高圆圆,王小帅电影所追求的散淡风格以及面向平凡世界的情境被火力十足的美女破坏掉不少--这回的《日照重庆》也是一样(不要范冰冰就好了)。

除了再次启用美女担纲所表露出来的对自己作品的一点点不自信,《日照重庆》堪称无懈可击,应该是本年度讲情感最好的国产电影。

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可以去死了。

这几年冯小刚了陈凯歌张艺谋了倒是没少折腾,可是直到《日照重庆》,一种久违了的可以称之为纪实美学的东西才再次出现,距《小武》(1998)、《卡拉十条狗》(2003)已然如此遥远。不过晚到一步的《日照重庆》笔触更见深度,从极其简单的角度透视了全景中国。

她的细节相当真实。

终于又有人“把摄影机扛到了大街上”,去完成在中国特色环境制约下似乎不可实现的纪实主义之梦。

第一个造梦者是张艺谋,《秋菊打官司》(1992)具有蓬勃绚烂的纪实外观,却在讲述着童话般虚妄的“法治与民主”。《活着》(1994)全面抵达了真实,于是被理所当然地排除在体制之外。从此,中国电影的写实之路举步维艰。
真正的生活似乎从银幕上消失了。

纪实或者写实成为从业者第一个要逃避的东西。

即使不断有人信誓旦旦,或者以次充好,或者编造谎言,把真实作为目标的人还是只剩下了贾樟柯。

生活被“杜拉拉”们带进了小康,我们看不到奥运、世博等荣耀背后无以计数的人道主义灾难,我们被告知,灾难可以换取精神财富。

因此,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那么火。她和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台湾烂片《妈妈再爱我一次》的唯一区别,就是连个可以流行起来的主题歌都没有。

所以《日照重庆》简直是来势汹汹。因为把镜头对准生活的做法,是在挑战整个行业不得不去尊崇的规则。
有勇气。

当然,最令人担心的问题是大多数中国人可能不习惯在电影院里看这种电影。他们似乎更加喜欢冯小刚那种脱胎于春晚模式的煽情手段,畅快地泪流满面之后,可以人人说好。

《日照重庆》能够令人眼睛湿润的画面都来自看起来莫名其妙甚至若有若无的情节,具体有哪些,相信各人自有体会,我不说。总之,一切都可以对比出《唐山大地震》的功利与浮躁。

如果,在一部电影中加入对人的关注和同情,竟会成为一种幻想,竟会成为一种圈钱手段,我们就不得不说,我们需要《日照重庆》。

李祥瑞 2010、11、10 新浪个人博客 http://blog.sina.com.cn/lixiangrui

[ 本帖最后由 李祥瑞 于 2010-11-10 11:31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0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估计楼主一个劲儿复制粘贴忘了排版了,好好的一篇文字因排版不顺,读的欲望大打折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0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楼上朋友,马上修改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0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章家瑞的《迷城》(原名《远雷》)有那么一点纪实美学的味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0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lz好文笔!曾经常在看电影上看到过LZ的影评(印象中好像是)!
《活着》(1994)全面抵达了真实,于是被理所当然地排除在体制之外。从此,中国电影的写实之路举步维艰。
真正的生活似乎从银幕上消失了。!!

这句要顶!!!

[ 本帖最后由 ice[清风侠] 于 2010-11-10 21:1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0 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FBB的演技没问题,路也越走越广了....和王小帅,李平导演一样的执念让他们走到一起,并最终获得成功!楼主好文章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1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活被“杜拉拉”们带进了小康,我们看不到奥运、世博等荣耀背后无以计数的人道主义灾难,我们被告知,灾难可以换取精神财富。

因此,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那么火。她和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台湾烂片《妈妈再爱我一次》的唯一区别,就是连个可以流行起来的主题歌都没有。

当然,最令人担心的问题是大多数中国人可能不习惯在电影院里看这种电影。他们似乎更加喜欢冯小刚那种脱胎于春晚模式的煽情手段,畅快地泪流满面之后,可以人人说好。”


赞同,讨厌做作的电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圣西罗小飞侠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0-11-13 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看法是,这片子太拖沓、压抑苍白,想表达的东西(心灵上的自我救赎)没表达出来,所以看完之后有如鲠在喉之感。
用罗生门的手法拍出来的重庆少年杀人事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3 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多好多的长镜头

这个片子只对有追求的影迷奏效,其余的,没有人需要

比如,我看了,不反感,但是压抑了,而且,市场而言,是很悲剧的。跟被黄金甲淹没的三峡好人一样是个悲剧。

所以此贴的标题,也顶多只能有孤芳自赏的功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布鲁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布鲁蓝光网(blufans.com) ( 沪ICP备16023182号-1 )

GMT+8, 2024-6-9 07:1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