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蓝光网(blufans.com)- 蓝光 高清 4K UHD Blu-ray 影音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布鲁
查看: 3377|回复: 10

[特价] 巨作!——《格瓦拉传》Che CC版蓝光碟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13 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http://phoenix-e.blogbus.com/logs/58716777.html



图片和文字均为原创,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影片截图为屏摄,仅供参考,不代表此蓝光影碟实际画质。
屏摄解释:尼康D200拍摄,手动光圈快门调整,42寸电视屏幕。图片基本为2米左右实际观看效果,图片经过调色。影片画面内容版权归影片所有者保留,截图仅供参考。

*关于历史的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以历史史实为准



影片4.5/5  画面5/5  声音4.5/5  花絮4.5/5  (以BD标准)


视频:第一部 2.40:1 1080p  |  第二部 1.85:1 1080p
菜单:动态菜单
音轨:西班牙语DTS-HD Master Audio 5.1
字幕:英文
介质:双碟 BD-50
区码:A区(锁)


这是一部关于一代“标志”人物的全景式,史诗级电影

以下将从历史、电影和影碟三方面介绍



革命的历史

切格瓦拉,本名厄内斯托格瓦拉,出生于1928年6月14日,很多人熟悉他的形象是在海报上,那个标志性的头像已经是反主流文化的象征,流行文化的标志之一,更是第三世界共产主义革命运动中的英雄和西方左翼运动的代表。然而,真正了解他的又有多少?他是谁?做过什么?他为何而战?


格瓦拉曾经是医学系的学生,游遍拉丁美洲。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使他看到了社会的不平等,并相信这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结果,而“医治”的办法就是进行革命。1955年,格瓦拉与菲德尔卡斯特罗在墨西哥城相遇,当时卡斯特罗正准备重返古巴进行武装斗争,推翻当时的巴蒂斯塔独裁政权。格瓦拉加入了名为“七二六运动”的军事组织,名称来自一场失败的革命——蒙卡达事件。56年11月25日,八十二名战士登上格拉玛号,从墨西哥出发,驶向古巴。革命就此开始。


经过3年的战斗,1959年1月2日,革命军成功占领了古巴首都哈瓦那,巴蒂斯塔出逃,古巴新政府成立,卡斯特罗当权。格瓦拉帮助卡斯特罗在古巴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古巴遭到美国经济封锁后,格瓦拉与苏联签订了贸易协定。同时,他因为其对美国的强硬态度而逐渐闻名于西方。62年,格瓦拉作为代表团成员之一,赴莫斯科谈判,最终签署了苏联在古巴部署核武器的计划,当然这也最终导致了古巴导弹危机(加勒比危机)。然而在1965年,格瓦拉访问了诸多国家之后回到古巴,他与卡斯特罗在诸如对苏关系、援助第三世界革命等问题上的分歧日趋严重。不久他辞去了自己的职务,在给卡斯特罗的告别信中表示“他对单一的苏联模式感到不解和失望……为保持革命者的完美形象,他只能选择战斗……”,为防止个人行为对古巴的不利,放弃了古巴公民身份。


在这之后他去了刚果,在那里他向刚果起义军队传授游击战术,计划利用刚果噶尼喀湖西岸的解放区作为基地,训练刚果以及周边国家的革命武装。此时格瓦拉37岁,由于哮喘而没有在阿根廷服过兵役,他的战斗经验大都来自于古巴革命。然而随后起义的失败是他不得不离开刚果,继续投身于世界其他角落的革命之中。之后他先后去过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布拉格以及东德。这期间他开始起草两本书,准备对经济以及哲学加以论述。同时他向卡斯特罗表示,除非是为了拉丁美洲国家进行革命活动,他会在绝对机密的情况下回到古巴进行筹备工作之外,他将不再踏上那片土地。





1966年至1967年间,格瓦拉开始在玻利维亚带领游击队进行革命活动。玻利维亚总统得知后扬言要杀死格瓦拉,随即下令玻利维亚军队四处搜寻他和他的追随者。试图挑起革命的格瓦拉犯下了一个错误,他错误地估计了玻利维亚的形势,这导致他最终地惨败——他忽略了背后的美国。美国官方得知他革命活动之后,派出中央情报局人员进驻玻利维亚镇压革命,使得玻军队势力强大,同时格瓦拉的游击战没有得到有效协助,使得他越来越被孤立,情况十分不妙。


1967年10月,在玻利维亚中部一个小村庄LaHiguera,格瓦拉游击队的一名逃兵向军玻利维亚特种部队透露了格瓦拉的位置。10月8日,格瓦拉被捕。一种说法是他在被捕时大喊“不要射击!我是切格瓦拉,我活着对你来说更有价值!”还有一种说法是,起先逮捕他的人并不知道他的身份,当玻总统得知之后才马上下令处死他。9日下午,玻利维亚军队陆军中士利欧塔蓝抽签去处死格瓦拉。格瓦拉一共身中9枪,致命的是在胸部。1997年,切格瓦拉的骸骨在玻利维亚的无花果村被挖掘出来,由DNA辨别吻合,并运返古巴。同年10月17日,他的遗骸以顶级军葬形式安葬在圣克拉拉的一座坟墓,以纪念他于39年前赢取了圣克拉拉古巴革命的决战。




革命的电影

拍摄一部电影有多么复杂?拍摄一部独立电影有多么困难?如果这是一部总长达250多分钟的巨作,难度又怎样来计算?


无论有多困难,史蒂芬索德伯格完成了这项革命性的拍摄计划,尽管耗时将近十年。没有几部电影在题材、长度、周期上能够与之媲美,尤其是在相对极低的预算情况下,要完成历史材料收集、拍摄筹备、摄制、后期,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何况真正开机拍摄时间更加短暂。在这期间,导演和演员都曾接拍、出演其他作品,同时为本片筹集资金。制作小组访问了所有能找到的,可以了解那段历史的人,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电影的历史真实性。将历史变成剧本面临得最大问题就是怎样改编,有时候非常必要将几个历史事件或者几位人物合并,以适合电影的节奏。但是将一部电影的拍摄计划拆分成两部,多少给了编剧更多的空间,也给了电影更细致、真实表现历史的机会。


格瓦拉的故事,有时候甚至是一个传说,可以拍出无数部电影。索德伯格将视角分别放在了“古巴革命”和“玻利维亚”两个主要时期。观赏前者我们见证了革命的胜利,看到了格瓦拉是如何从山林游击战慢慢夺取政权的。电影的下部,我们目睹了格瓦拉走向自己的终点,判断失误和其他客观因素一起,导致了他的被害和革命的失败。格瓦拉一味的要求革命,他恰恰忽略了其中的一些利害关系,有点过分的理想化。尽管在我看来这个人多少有一些偏执,不知道是否有人赞同,但是他的形象代表了不畏强势,勇于反抗的精神,这也是他能够成为一个标志,一代偶像的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3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革命的摄影

画面是电影的一个主要表现途径,《格瓦拉传》不同于其他电影,她没有使用胶片作为纪录影像的媒介,而是使用了最高端的RED数字摄影机。这在电影开拍的时候还是开创先河之举,当然,今天很多电影都已经数字化拍摄,诸如《特种部队》、《神秘代码》、《博物馆奇妙夜2》、《第九区》等等出色的电影都使用RED摄影机拍摄,无独有偶,这些影片都是画质代表级的作品。但是回到几年前,本片开拍前一周,RED原型机尚未能生产出来,好在有惊无险,机器赶上了电影的拍摄。尽管起初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感应器进尘、机器过热、拍摄掉帧等,但是在技术人员的努力下,故障很快排除,影片得以顺利拍摄。当然,也离不开导演对于这项技术充分的信任。


通常我们说的高清多数指1920*1080,这也是蓝光影碟的标准。但是,面对影院的银幕,这样的分辨率远不能达到要求,更不要说与35mm底片4000*3000来比较了。数字电影最常见地是2K设备,既横向解析度可以达到2000以上,我们看到的多数数字拍摄、数字处理和数字放映的影片都是这个标准。但是RED摄影机达到了4K,横向解析度可以达到4000以上,这基本赶上并超越“最佳电影储存媒介”——35mm底片的分辨率。通过这台摄影机拍摄的画面更加细腻,更有质感,同时没有了低亮度和分辨率不足的忧虑。数字电影的拍摄使得电影的制作周期大大缩短,工作更加有效率,导演可以随时对拍摄的成片进行剪辑,这是冲洗胶片的年代不可能完成的,而且电影制作的花费也越来越少。


关于这台足以代表电影未来的摄影机,你可以在这里看到详细介绍:www.red.com



革命的画面

电影分为上下两部,上部使用了变形宽银幕拍摄,由于加装了变形镜头,画面处理显得比较细腻。整体色调偏向于暖色。南美的丛林,村庄,绿色的植物,黄色的土地,颜色在这张转制出色的蓝光影碟上表现得异常丰富艳丽,同时并没有过度的后期修饰。RED摄影机允许在不添加过多照明的条件下捕获画面,可以使用最原始最简单的光源效果。这也就使得电影的画面色彩表现自然,无论是物体的质感还是人物的肤色。4K分辨率的素材保证画面的细节,有些镜头周围会显得发虚,那时因为使用了变形镜头,周边对焦的问题。画面的灰阶下潜表现良好,黑暗场景也层次分明。没有过分的人工降噪痕迹,画面的颗粒基本控制在了最低,一些黑白的片段使用了16mm胶片,有较重的画面颗粒感,实属刻意为之。





电影“下部”使用了普通镜头拍摄,与2.40:1宽银幕带来的史诗感相比,1.85:1遮幅的画面显得更有纪实感。画面颜色也更加的偏冷,色温较低。去掉了变形镜头,全幅记录的画面细节更加丰富,以致于拍摄以及后其实不得不降低一点画面锐利度,当然,蓝光影碟的画面也是优秀级的。保持出色的清晰度,良好的灰阶下潜,最低程度的画面颗粒,第二部的画面另有风格,也同样出色。同时,一些特写镜头的细节叫人印象深刻。




革命的声音

影片多数时间的声音以对白为主,挑战极限的时间长度,加上西班牙与对白,无疑是对观众的考验。260多分钟的字幕观影,对谁来说都不好受,好在声音对耳朵照顾的很好,对白非常清晰通透,格瓦拉在联大的讲话慷慨激昂,配上黑白的画面,感觉着就是当年的历史片段。树林里的各种声音完美地混进各个声道,然后以最佳地配合方式钻进听者的耳朵里,活跃的环绕声场叫我印象深刻。战斗片段的混音真实可信,没有夸张的枪声和爆炸,每一枪都清脆结实,爆炸低音配合得力,虽没有不绝于耳之势,但其活跃程度刚刚好还原了大到火箭弹、坦克炮弹、飞机轰炸和火车颠覆的声音,小到跳弹和击碎石块的声响,且定位准确。格瓦拉中枪的一场戏,刺儿的声音突然出现,起先以为自己耳鸣,后来越发感觉到一种叫人窒息的压迫感,主视角镜头缓缓地迭向地面,格瓦拉倒下。没有配乐的渲染煽情,但是这场戏在摄影和出色混音的帮助下分外有力。






革命的一切

CC发行的影碟用两张50GB的蓝光光盘分别装载了电影的上、下部正片和一些算是丰富的花絮。第一碟有一条作品顾问评论音轨,由CC录制于2009年,内容丰富,非常有价值;《切》制作花絮,以采访形势纪录了导演、制片和主演谈论了影片的拍摄过程;删减片段,可选导演评论音轨若干以及一个电影预告片。视频花絮均是1080p高清呈现。第二碟花絮包括删减片段,可选导演评论音轨;《革命的终结》,一段由布莱恩莫瑟拍摄于1968年的纪录片,纪录了他当年试图接触格瓦拉的经历以及玻利维亚的时局,里面采访了玻利维亚总统荷内巴伦多斯等人;《古巴的访谈》记录了对当年亲历者的采访,这段花絮为西班牙语,带有英文字幕;《切,与数字电影的革命》记录了最新最强的数字电影摄影机是怎样承担了本片的拍摄任务,同时遇到了什么问题,以及它的绝对优势。








同时,CC的这套双碟蓝光带有一本24也的小册子,印有艾米陶宾(《电影评论》《视与听》杂志编辑)的文章《缘何拍摄?》以及影碟的技术数据;另外带有一张四折的小海报。


这是一部伟大和出色的电影,这是一套完美的蓝光影碟,无论那个角度来说,都值得加入自的电影收藏中。这套CC版对于国内观众最大的障碍就是,没有中文字幕。除此之外,我找不到任何不足之处,强烈推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3 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phoenix推荐,看不懂也要买一张:P :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4 0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顶   ch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5 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强的碟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5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cc的东西要顶的,CHE就更要顶了,: :
碟报一如既往的精彩和翔实!非常喜欢cc的东西。可是本人英文基本停留在初中阶段,想说爱你不容易啊。最近CC的这批透明包装盒相当的赞: : 。比原来的托盘漂亮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5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第一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2 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片子我喜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2 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格瓦拉说白了就是一个输出型恐怖分子!

哪里有他哪里就不太平,就像那些东突分子,一有机会就从国外跑到新疆搞秘密训练营,走私枪支制造暴乱,打的旗号也不比格瓦拉差:人家是复兴东突厥斯坦共和国,解放受苦受难的新疆同胞。
这种恐怖分子还值得拍纪录片???
还是看看关于他在古巴的作为再说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圣西罗小飞侠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0-4-24 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CC是非精品不出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布鲁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布鲁蓝光网(blufans.com) ( 沪ICP备16023182号-1 )

GMT+8, 2024-4-30 16: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