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无意抵挡科技的进步,无意否定4K的未来。而且如果以后4K碟能和蓝光碟一个价格,我找不到任何理由去抵制4K。但是,如果以后两者价格差距由如同现在蓝光和DVD差距之大的话,那么诸位——请三思而后行。
1. 到底什么是1080P。 大家都知道蓝光碟的标准分辨率是1920×1080。可你真正理解这个分辨率的意义吗?其实1080P早在上世纪80年代(CRT扫描线只有500多行的时候)就被美国电视协会制定了。其含义是“观众在位于相当于屏幕高度3倍远之处观赏时,应看到与’亲自在现场观看的效果’一致” 。话说的很拗口,其含义却十分简单,就是苹果公司提出的“视网膜屏”理念。那么现在4K分辨率4倍于1080P,要坐于屏幕高度0.75倍远处观看,我很难想象如此近距离能把整幅画面收于眼底。
2. 现在普通电影的分辨率究竟是多少? 答案是99.99%的电影都是和目前蓝光碟相同的2K。说起来这个数字电影的2K还是借鉴了电视协会制定的1080P,只不过由于行业标准问题改成了2048×1080。(这个扯远了~)。有坛友提到胶片扫描的问题,我不否认4K扫描有助于提升画面清晰度,柯达公司甚至宣称自己家的35毫米胶片正片有6K。但是,现在早已不是那个手工剪辑胶片的时代。所有电影都要进入工作室进行后处理。所以在这里就引入了一个“中间片”的概念。中间片可以认为是电影最终画面的母版,一般好莱坞的八大都是以TIFF格式的无损图片一帧一帧储存的,之后再压制为JPEG2000的视频格式供影院分发。至于中间片是以4K还是2K制作,可以在刚解禁的IMDB网上查阅。虽然《霍比特人》是用4K摄像机拍摄,但其中间片仍然只有2K。本人没有做过统计,但是我相信截至目前以4K格式制作的电影总共不会超过100部。换句话说,当以后4K普及之时,几乎目前为止所有的电影都会变成“数码修复版”。
那么再说说4K在电影界的推行为何如此之慢。答案很简单,电影公司是商人,他们追求的是效益最大化。以3D动画为例,即使用上全世界最先进的渲染工厂,渲染一帧2K画面都需要十几小时到几天的时间。若换做信息量如此庞大的4K,上映便会遥遥无期。最糟糕的是,即使辛辛苦苦出了4K电影,全世界也只有极少数“IMAX厅级别”的电影院能享受其优势(中影专家做过实验,只有银幕宽度超过20米以上才能在影厅“皇帝位”比较明显地察觉出2K和4K清晰度的差别)。
总之,在可预见的未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4K电影都不会成为主流。没片源,4K家庭影院从何谈起?
3. 4K时代那不靠谱的“数码修复” 由于胶片负片和蓝光分辨率大抵相当,现在的数码修复工作主要是去污,去划痕噪点和恢复胶片色泽。但2K到4K就不同了,必须把画面横竖都扩展一倍。IMAX公司的DMR技术就是如此。可就目前技术而言,DMR的成果远比不上原生4K画面。
4. 索尼为什么在这时候抛个“4K”出来? 因为4K电视机已经初现端倪。那为什么4K电视机会先于4K片源出来呢?因为电视机行业竞争太激烈了。我们买来的液晶屏,其实都是从一块很大的液晶板上切割下来的。以前液晶板质量不过关,很可能东一块好西一块坏,所以厂商只能老老实实的按1080P裁剪。现在液晶板质量上去了,厂商就剪成了2160P。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4K电视尺寸如此庞大,因为显示技术没改进,只是简单的堆积叠加罢了。
说到底,4K电视是电视商“狗急跳墙”搞出来的噱头罢了。如果现在购入4K电视,我估计等你电视“寿终就寝”了4K视频还未普及。
写到这里本文也将近尾声。现在几乎没有什么4:3的液晶电视,而我们看着16:9强忍着被压扁的电视画面。若干年后,不知道1080P电视会不会也过早绝迹,我们被强制购买着4K电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