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蓝光网(blufans.com)- 蓝光 高清 4K UHD Blu-ray 影音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布鲁
查看: 435|回复: 2

[热点] 官员称溢油事故最高罚20万引来发布会一片叹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6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昨天,在溢油事故1个月后,国家海洋局在北京召开蓬莱19-3油田漏油事故通报会,现场15位来自国家海洋局、中国海监总队等的各方人士对溢油事故进行全面披露。事故责任方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简称康菲),油田大股东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简称中海油)却缺席。中国海监第二支队政委何建苗表示,此次溢油事故涉嫌违反海洋环境保护法第50条,最高处罚是20万,引来发布会现场一片叹息:“太轻了。”

发布

  两处平台溢油 一处已堵上

  昨天,国家海洋局通报: 19-3油田有两个平台发生溢油,其中C平台溢油点已经完全堵上,B平台附近的溢油点没有堵上,但采取应急措施后,溢油基本控制。

  据悉,19-3平台位于渤海区域,有五个平台,一个储油轮, B平台先发生溢油,C平台后发生溢油。

  溢油事故开始于6月4日,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简称康菲)发现并报告国家海洋局,蓬莱19-3油田东北方向650米的海面发现少量油膜带,相应的海底出现溢油点。国家海洋局方面经过化验分析等鉴定结果显示,溢油源于蓬莱19-3油田。紧接着6月17日,C平台发生井涌,该平台及附近海域发现大量溢油。

  “海底溢油,在我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中是第一次碰到,”昨天,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副局长郭明克介绍,这样的情况只有2008年挪威曾经遇到过。“地下的结构是直的,还是弯的,我们目前这方面资料还不完全,我们已经责成康菲公司迅速查找溢油点、溢油来源,一旦查找到以后采取措施,封堵溢油源”。

  目前,B平台溢油点采取的应急措施是,停止钻井作业为底层减压,在溢油点附近打减压井,使底层压力达到平衡,同时在溢油点安装溢油罩,防止溢油漂散,在油源附近围上围油栏。

  影响

  渤海840平方公里水质恶化

  截止到7月4日,溢油油田这里已回收含油水混合物近70立方米,而此次溢油事故导致840平方公里的海域一夜之间从一类水质变为4类水质。溢油污染主要集中在蓬莱19-3油田周边的海域和西北部海域。

  国家海洋局称,蓬莱19-3油田附近海域海水石油类平均浓度超过历史背景值40倍,最高浓度达历史背景值86倍,初步认定本次溢油在该油田及其周边海域对海洋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损害。

  渔民已开始发现死鱼

  截至昨日,尚没有大规模的渔民报告养殖的鱼类出现问题,不过,昨天,山东省长岛县大钦岛养殖户表示,从十天前开始,他养殖的鱼类出现死亡现象。

  “现在我们包下了所有经过渤海的3颗卫星来监测渤海的情况,”郭明克告诉记者,“在它们经过渤海上空时采集数据”。

  不过,溢油事故产生的影响,绝对不仅仅是目前变成4类水质的840平方公里,国家海洋局称,正在对环境敏感区包括滨海旅游度假、养殖区、浴场等密切监测,截至昨天,在上述区域尚没有发现来自19-3油田的油污。

  据悉,溢油事故发生区从功能区划上,属于石油勘探开采区,目前对附近的交通没有影响,因为目前为休渔期,对渔业也没有影响。

  定责

  事故责任由作业方康菲承担

  昨天,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海监部门已经对康菲此次溢油事件予以立案。康菲中国是美国康菲石油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司副司长王斌表示,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定,进行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活动造成海洋环境污染的,处以3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根据海洋环境保护法,海洋管理部门还将代表国家对责任方提出生态索赔的要求,这个数额我相信会远远多于20万元。”

  此外,国家海洋局表示,通过组织专家对此次溢油事故的分析,认为蓬莱19-3油田通过注水和岩屑回注,可能增加了平台附近的地层压力,为流体连通地层提供了能量,导致B平台海底溢油。而C平台在钻井过程中发生井涌、侧漏,从而导致了溢油发生。

  事件经过

  6月4日 漏油事故发生;

  6月21日 微博上出现漏油事故的消息,引起了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7月1日 中海油首次证实漏油事故,称渗漏点已得到控制,并称泄漏范围只涉及200平方米左右,遭到专家及媒体质疑;

  7月5日 国家海洋局召开发布会通报漏油事故。

  质疑+回应

  处罚是否太轻?

  按现有法律已属最高

  事故的肇事方将受到怎样的处罚,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这处罚也太轻了”,昨天,当中国海监第二支队政委何建苗在发布会上说出“此次溢油事故涉嫌违反海洋环境保护法第50条,最高处罚是20万元”一席话后,现场立即传出一片感叹声。

  不过,根据我国最新修订的国家海洋环境保护法,20万元的确是对海洋污染事故的最高处罚额度。这样的处罚力度不抵国际石油巨头BP在墨西哥漏油事件中受罚的零头。墨西哥湾发生漏油事故后,光是美国政府向BP开出的首笔清理油污账单就高达6900万美元,而随后开出的罚单和索赔更是高达数百亿美元,导致BP不得不在全球出售资产来筹措资金。

  “的确太低”,从事海事海商方面法律工作的律师王科峰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我国的海洋环境保护法太旧,其立法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即便最新的修订版也是2000年实施的。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也认为,国内的环境保护法规太宽松,已不能匹配民众日益提高的环保意识。

  为何迟迟不报?

  已向相关部门通报过

  溢油事故是6月4日发生的,然而,截至国家海洋局昨天召开发布会之前,山东沿海的养殖户、村民都不知道附近海域发生了漏油。

  对于国家海洋局为何在一个月后才通报溢油事故,王斌昨天解释说,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国家海洋局在第一时间把可能受到溢油影响的信息,向山东、天津、辽宁等沿海地方政府及国务院有关部门,特别是向与海上活动相关的环保、渔业、海事等地方部门作了通报,“他们可以视情况进行信息处理或采取应急措施”。王斌称,根据国家海洋局的安排和部署,一般原则是在溢油发生后一个月左右提出初步报告。

  对于事故的索赔问题,王科峰律师表示,如果有明确的受害人,受害人可直接向责任人索赔,但取证比较困难,需要第三方来评估,并证明损失与溢油事故的因果关系,且时间往往会比较漫长,应由政府机构或协会组织出面帮助他们;如果没有明确的受害人,政府部门可以代表公众利益向责任人发起索赔。

  中海油担啥责?

  要看其与康菲的合同

  根据国家海洋局昨天给出的说法,康菲承担事发油田的运营,因此被认定为事故的责任者,中海油是否承担责任,要看中海油与康菲当初签订的合同。

  作为事发油田的大股东,中海油自溢油事故发生以来一直未曾给公众一个交代。“中海油不能把责任推给康菲就脱身了,康菲是中海油引入的,中海油负有管束责任。当年在墨西哥湾漏油事故中,BP也不是作业方,但板子最终还是打在了BP身上”,韩晓平表示。

  昨天早些时候,中海油方面曾表示会在国家海洋局的新闻发布会过后给公众一个说法,但最终“泡汤”。这一举动被业界专家认为是没有责任意识,“往往在央企出了问题之后,很多部门会帮助其回避责任,这样的做法导致一些央企缺乏责任意识,反倒令新问题不断发生。”韩晓平称。

  何时彻底堵漏?

  目前尚无明确时间表

  目前,19-3油田作业方康菲已停止了这一油田所有钻井的作业,以寻求海底的压力平衡,从而控制B平台和C平台的溢油。记者了解到,该油田总计有200多个油井,包括生产井和钻井,而目前生产井并没有停产。

  对此,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副局长郭明克解释说,这是因为:钻井需要注水,会增加海底压力,所以停产;而生产井是将油气资源开采出来,会减轻海底压力,所以生产井能继续生产。

  此外,对于B平台的溢油何时能彻底堵上,目前没有时间表,因为这一溢油点在海底,来自哪个油藏目前都不清楚,国家海洋局方面称已责成康菲尽快拿出方案,目前康菲正从国外调集专家,寻找溢油点,制定封堵措施。郭明克还表示,国家海洋局已向在渤海从事石油勘探开发的所有公司下达排查要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6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20万上限,MLGB的,脑子进水了,定的这么个上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6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海洋局:溢油事件对环境造成污染损害 已立案调查

国家海洋局昨日通报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初步调查显示,本次溢油污染主要集中在该油田周边海域和西北部海域,其中劣四类海水面积为840平方公里,单日溢油最大分布面积158平方公里。作业者康菲公司负全责。

溢油已基本被控制

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司司长李晓明说,此次溢油事件涉及的是蓬莱19-3油田的B平台和C平台。B平台的溢油于6月19日得到基本控制,C平台溢油也于6月21日得到基本控制。

李晓明说,海洋局组织专家分析此次溢油事件,认为蓬莱19-3油田通过注水和岩屑回注,可能增加了平台附近的地层压力,导致B平台海底溢油。C平台则是在钻井过程中发生井涌、侧漏,从而导致溢油发生。

李晓明还表示,注水这种工艺本身是被允许的。但此次事件中,是否存在注水过程中有违规,目前还在调查和取证中。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副局长郭明克表示,“这次究竟为什么会造成溢油事故,具体的原因仍需要深入的分析研究。”

已对环境造成污染损害

李晓明表示,“本次溢油污染主要集中在蓬莱19-3油田周边海域和西北部海域,其中劣四类海水面积为840平方公里。这个区域的水质在溢油前是一类。也就是说,因为溢油,这些一类水质的海水在一夜之间变成了劣四类。”

监测显示,蓬莱19-3油田附近海域海水石油类平均浓度超过历史背景值40.5倍,最高浓度是历史背景值的86.4倍。“国家海洋局认为,本次溢油在该油田及其周边海域对海洋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损害。”

已对溢油事件立案调查

据介绍,目前该油田的平台已经全部停止作业,也停止了注水和岩屑回注。溢油点区域已经设置了类似墨西哥湾事故中用的大罩子,盖住事故点阻止溢油。同时,周边还设置了围油栏。

李晓明还表示,目前,国家海洋局正在组织此次溢油对海洋生态损害监测评价工作。中国海监执法部门已对康菲公司此次溢油事件予以立案调查。

■ 追问

为何时隔一月才正式通报

B平台海底溢油在我国尚属首次出现,需深入分析

为什么事故发生一个月后,海洋局才通报相关情况?

对此,李晓明表示,这次发生溢油的原因很复杂,监测数据的采集、污染面积的判断、事故原因的分析等,不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准确的结论,需要一定的时间。

特别是这次污染事故,由多种因素导致。而且B平台的海底溢油类型在我国尚属首次出现,需要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国家海洋局目前初步获得了调查数据和结论,因此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情况。

在此之前,国家海洋局已经将相关情况,及时通报了国家相关部门,以及山东、河北、辽宁,天津等地。

康菲公司为何未披露信息

国家海洋局6月中旬约见康菲公司负责人,曾要求公布信息

此次事件中,康菲公司和中海油一直没有公开发布相关信息,这也成为媒体质疑的焦点。

李晓明说,国家海洋局曾经向康菲公司提出过相关的建议。6月16日约见康菲公司负责人时,向他们提出过“是否已对公众披露”。他们说没有。“我说你们应该讲,你们污染了我国的海洋,应该向公众公布。”

但是,截至昨日,康菲石油也并未就此事件出示任何相关声明。其公司网站也未披露相关信息。

“康菲石油的做法让人震惊,并无法容忍,违背了企业责任和国际通行法则。”公共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昨日对记者表示。马军认为,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对于环境诉讼的限制,并长了企业瞒报和不负责任的态度。

若是同样的漏油事故发生在美国,康菲石油可能会第一时间主动披露信息,因为按照美国有关法律,若是企业未及时通报,将会受严惩。

为何只追究康菲公司责任

根据相关法规,溢油事故风险由作业者来承担

蓬莱19-3油田位于渤海湾,由中海油与美国康菲石油合作开发,中海油有51%权益。中海油是否将被追责?

对此,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司副司长王斌说,“对于石油生产作业、包括溢油风险的承担责任,是由作业者来承担。康菲公司是在我国境内注册的独立实体,就是发生此次溢油事故的油田作业者,承担油田独立生产运营的责任。根据相关法规,由作业者承担在作业期间发生溢油事故的法律责任。”

至于中海油在此次事故中的责任,他表示,要根据其与康菲公司签订的石油合同确定。“康菲公司是造成此次溢油事故的责任者,海洋部门在污染损害海洋环境问题上,只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20万元处罚金额是否太低

国家海洋局还将提出“天文数字”级的生态赔偿

昨日,海监部门相关人士表示,目前该案件正在按照程序进行调查和取证。按照我国的海洋环境保护法,对于此类污染事故的处罚最高是20万元。

20万元处罚额度是否太低?据介绍,20万元是海洋部门对于具体案件的处罚,根据现行法律,这已是最严重、程度最高的海洋污染事故处罚。

李晓明认为,根据海洋环境保护法,国家海洋局代表国家可向责任方提出生态赔偿,赔偿具体金额还要测算和评估。我国都有相关计算的标准和方法,有可能是一个天文数字。

中海油要在其中承担多少?中海油方面表示,具体要依据中海油与康菲石油签订的合同来划分,目前正在向律师咨询相关事宜。

■ 声音

中海油:从未披露200m2数据

7月3日,央广引述中海油内部人士的话称,漏油事故已基本处理完毕,由于泄漏范围比较小,只涉及200m2左右。

这与海洋局披露的数据相差为何如此之大?昨日,中海油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部负责人蒋永智对记者表示,中海油从来没有对外披露过漏油面积200m2的数据,200m2只相当于一所大点的住房的面积,中海油不会说出这么没有常识的概念。

环保组织要求道歉

要求中海油、康菲石油尽快向公众公布事故详情,并就环境污染和瞒报事故的行为向公众道歉,此外还对直接责任方康菲石油的瞒报表示“抗议”。

———公共环境研究中心、自然之友等11家环保组织发公开信

与墨西哥湾事故对比

蓬莱溢油事故墨西哥湾事故

水深 27到28米,处置较容易 1500多米

原因 人工注水增加地层压力导致,自然压力导致

一旦停止注水,溢油就能减少

时间 B平台15天,C平台2天约四个月

影响 集中在附近海域和西北方向范围更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布鲁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布鲁蓝光网(blufans.com) ( 沪ICP备16023182号-1 )

GMT+8, 2024-6-8 00:1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