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蓝光网(blufans.com)- 蓝光 高清 4K UHD Blu-ray 影音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布鲁
查看: 966|回复: 5

(原创)《面纱》:闲谈小说与电影的差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13 06: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我的印象中,由文学作品衍生而来的电影,不外乎终于原著和大刀阔斧两大类。而看完原著再看电影之后,我情愿把电影《面纱》看作是后者。这是和小说完全不同的影片,尽管影片在故事架构上又象极了原著。如何不同?贸然不敢下结论,来看怎样个不同法。


毛姆的小说《华丽的面纱》,讲述一个女子在经历种种生活磨难后回归自我最终寻求安宁的故事,而大部分小说的情节都出现在电影《面纱》中。按常理,既然情节大都照搬,为何我认为电影对小说进行了根本上的改编呢?文字是个神奇的东西,在小说中,毛姆用大量的人物对话和心理状态描写表现主人公的性格特点,而沃尔特与凯蒂的故事发展到最后不过是一个女人的顿悟和最终的寻求安宁,相对电影的情节,在字里行间完全感觉不到夫妻二人的感情交流,只有一味的“不原谅”和冷漠。到底沃尔特与凯蒂之间的最终感情如何,这点在小说中描述的远远没有凯蒂的心路历程来的详尽,甚至小说中的夫妻感情互动也完全服务于对凯蒂这个女子的描述。小说摆明了是要将人性中最不值一提的自私自利赤裸裸的表现出来,不带一丝怜悯;作为电影,《面纱》的重点则是以小说中的大量情节服务于最终的一个唯美的爱情故事。小说中的立意在电影中完全被摒弃,影片只做了少量的改动,故事的性质就完全改变了。如果只是看了电影,没看过毛姆原著,那观众们也许真会以为小说就是这样一个有点凄美的爱情故事,那样的话,欣赏了电影的美,却没了比较于文字的趣味。


开端


影片开头,沃尔特.费恩夫妇两人在乡间赶路,时而坐抬轿,时而徒步,妻子不时的抱怨,丈夫却埋头赶路,两人关系的僵硬,仅仅一个画面的剪切就显露无余。同时,镜头用闪回的方法插进了两人赶路的前因――沃尔特与凯蒂两个性格迥异的人结为夫妇,而凯蒂生厌于丈夫的古板沉闷,本来就为了逃离上流社会的家教管制而匆忙与沃尔特结婚的凯蒂很自然的红杏出墙,在与唐森偷情被沃尔特发现后,碍于面子的凯蒂无奈服从了陪同丈夫去霍乱疫区工作的要求(否则沃尔特要求离婚并且公开这上流社会的桃色丑闻),故事在夫妇二人到达目的地之前,我们就基本了解了个大概。



而小说的开头,则是凯蒂与唐森在她家中偷情,门把手转动后终究没有打开,而似乎二人也对这个细节完全不在乎,一番甜言蜜语后才依依惜别。此情节同样出现在影片中,但事发时凯蒂的窘迫使得这在小说中让她几乎心安理得的偷情变得有点内疚。这种改动,已经使得影片的开场部分有别于小说的直接。



这里我们看到,编剧从一开始就没打算照小说的原意改编剧情。结合往后的剧情,影片如开头一样,重点关注的是沃尔特夫妇二人的故事,而不象小说,用故事来描绘一个女子的内心世界。小说之于读者着重于用故事来塑造一个女性,到了电影,则把身为配角的沃尔特提上来,变成了一个爱情为主基调的故事。


发展

“我对你根本没抱幻想。”他说道,“我知道你愚蠢、轻佻、头脑空虚,然而我爱你。我知道你的企图、你的理想,你势利、庸俗,然而我爱你。我知道你是个二流货色,然而我爱你。为了欣赏你所热衷的那些玩意我竭尽全力,为了向你展示我并非不是无知、庸俗、闲言碎语、愚蠢至极,我煞费苦心。我知道智慧将会令你大惊失色,所以处处谨小慎微,务必表现得和你交往的任何男人一样像个傻瓜。我知道你仅仅为了一己之私跟我结婚。我爱你如此之深,这我毫不在意。据我所知,人们在爱上一个人却得不到回报时,往往感到伤心失望,继而变成愤怒和尖刻。我不是那样。我从未奢望你来爱我,我从未设想你会有理由爱我,我也从未认为我自己惹人爱慕。对我来说能被赐予机会爱你就应心怀感激了。每当我想到你跟我在一起是愉悦的,每当我从你的眼睛里看到欢乐,我都狂喜不已。我尽力将我的爱维持在不让你厌烦的限度,否则我清楚那个后果我承受不了。我时刻关注你的神色,但凡你的厌烦显现出一点蛛丝马迹,我便改变方式。一个丈夫的权利,在我看来却是一种恩惠。”

这是小说中沃尔特与凯蒂争执时的原话,而影片从头到尾都没有这样直接表现沃尔特的这种思想,在最初的情节中,除了沃尔特执意要求凯蒂跟随他到灾情严重的内陆疫区工作,其它关于沃尔特对凯蒂始终不原谅的内容,一概被编剧剔除。在霍乱灾区的情节,则从小说一半不到的篇幅扩张成为影片的主要内容。



影片大部分内容都在讲述夫妇二人在中国霍乱灾区的生活,从没有只言片语到凯蒂被沃尔特的人格魅力感动再到后来的钢琴传情,这也是小说没有的,小说更没有在众多配角上耗费多少笔墨做旁衬。关于影片中间段的剧情我无意赘述,倒是这段爱情的方式,在现今这个谈恋爱都可以用“快餐式”来形容的年代,颇有一些古典韵味。一个不经世事轻易出轨的贵族小姐,在经历一番磨难后终于爱上那人格高尚的丈夫,倘若出现在浪漫主义横行的年代,怕也不是什么新鲜的故事。影片《面纱》之所以博得一片喝彩,时代影响颇有一番功用:在令人疲劳的特效视觉轰炸后,在一轮又一轮的续集风潮之下,虽脱胎于小说,《面纱》这个爱情故事的动人力量依然是许多同时期流于表面的影片无法比拟的。全片以极为古朴的影像风格和含蓄的表达方式展现人物特点,并最终将故事结束在令人安慰的氛围中,优雅而不失情调。这和原小说的描述倒十分相近,虽表达的意图大相径庭,但这占据影片三分之二的内容在形式上象极了毛姆的原著,如一杯清茶,淡而不失滋味。



人物角色上,小说和电影共有几个配角:余团长和威廷顿,至于修女,影片中完全沦为剧情的绿叶,不提也罢。小说里的配角,大都是在凯蒂周围出现,似乎只是为了突出凯蒂的个性而出现的配衬,情节上,关于霍乱灾区的背景,仅仅作为背景而已,完全不是故事重点。在电影中可完全不一样,灾区便是沃尔特夫妇和解理解的最终舞台,影片放大了背景的戏份,或许出于商业的考量,影片用战时的霍乱这个背景来烘托主角的爱情故事,尽管老套,但在中国的山水风景的美化下,多少都整出了点久违的新鲜感――小说的相同背景却让人感觉可以有不同的选择。而人物塑造上,威廷顿等配角的戏份有力推动了凯蒂的感情变化,相比小说配角的可有可无要重要许多――虽然比如威廷顿之于中国女子的感情等细节有点节外生枝的多余。


高潮


其实《面纱》作为一部爱情电影,真的很难说有什么可以称得上高潮的地方。始终如温吞水一般连起落都含蓄到极点的影像,注定了影片的高潮部分也平淡到底。最后沃尔特的突然染疾而死,在细节上甚至让人联想到《泰坦尼克》中的生离死别。最后的情节,电影则完全和小说划清界限,用温情取代了冷漠。


沃尔特死后,凯蒂生下一个儿子,尽管她确定这不是沃尔特的孩子,但还是选择独自抚养,一天,街头遇见旧情人唐森,寒暄后唐森故技重施,凯蒂只是淡淡的回应了:再见,唐森先生。儿子问起,凯蒂只说:他谁也不是。这影片的结局虽算不上完美,倒也符合这个古典爱情的定位,至于成色如何,暂且放一边。


小说呢?则没有在沃尔特死后安排这样的情节,更有甚者,凯蒂甚至再一次被唐森勾引,而后在矛盾内疚和濒临崩溃的状态中顿悟,最终随同父亲走向寻找安宁之路。如此结尾,作者展现了一个女子在磨难中成长的经历和最终走向成熟的轨迹,关于爱情,只是这个女子的磨难中占较多比重的内容而已。很明显,小说以一种不落俗套的方式结尾,并再最后如同许多的文学作品一样让人回味无穷,若要讨论主旨,往深里探讨恐怕可以衍生到女权意识的觉醒这样哲理的层面。


比较而言,电影看上去则要流俗一点,尽管这个展现人类古老命题的影片在表达方式上给人一种回归纯朴的感觉。至于孰优孰劣,我觉得既然不在一种艺术范畴,比较就显得有点多余了。


改编的俗套

不否认《面纱》看上去显得很文艺,但作为改编剧本,可以称得上硬伤的地方却有颇明显的几处。


壹:霍乱灾区真的适合主人公的心理发展?


沃尔特要求妻子随行,起初的用意很明显,带有一种惩罚的意味,这相对于小说的主旨是十分合理的,而到了影片中,象是为了让妻子回心转意还是什么呢?我没有答案,唯一可以宽慰的解释大约是沃尔特希望妻子体验上流社会以外的真实生活,以希望她能改掉作为贵族女子的陋习等等。这一情节设置,在这样一部体现真挚爱情的影片中没有一丝改动,让最后二人感情升华的基础显得牵强了点。再怎么惩罚,让心爱之人如此磨难,心狠如此,常理上象恨比爱要多的多。


贰:国人就真的没啥好表现的了?


对于片中湄潭府的描述和中国藉角色的安排,依然是好莱坞一种不伦不类的展现手法。病情灾区的群众似乎都是乡野间长大的草包,对外籍人士的排斥在几场戏中都让观者觉得不舒服。不知是不是身为国人的缘故,总感觉好莱坞对国人的描绘要比实际要落后很多年,比如《碟中谍》中的西塘,《蝙蝠侠5》中的中国警察。而年代相近的《太阳帝国》则要比《面纱》做的含蓄的多,不能真实反映,不如尽量回避。


叁:没有新意的结局


前面提到了电影版的结局,如果没有看过电影,您是不是觉得有点面熟呢?对啊,早在多年前的《泰坦尼克》中就有了类似的桥段,而且女主角在经历过一切之后的生活也有过简单的回放,不论是叙事的完整性还是结构的园滑,都比本片来的完满。这种结局,在通常的观影心理上多少都让人有点疙瘩。

不难看出,编剧力求将《面纱》做的完整而不失原著的风貌,但在使得影片的风格尽量接近于小说四平八稳的表象之下,这种改变小说立意的做法,多少都有点刻意,就连人物内心那澎湃的思潮都没达到小说的深度,仅仅为了爱情而爱情罢了。






令人最印象深刻的便是影片大量的自然风光,幽静的山水和平稳的画面,映衬了一个安静的伤心的爱情故事,令人感动之情也如那绢绢细流,慢慢的涌上来……

作为一部近来比较优雅的爱情电影,《面纱》试图在一部挖掘人性中不善良一面的小说中寻求那可能令人回味的故事范本,却在一系列改编中无意间造就了一部精致但绝非经典的华丽影片。看看那其它艳丽妖娆的影片,再回头就着广西的如画山水来享受这略带着点感伤的《面纱》,品一下浮躁以外的安静,观影至此,足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13 06:3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原创文,分享给大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13 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原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13 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樓主好早,我要更早才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13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不错,顶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13 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说没看过,不知道如何。
但这种文章一定要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布鲁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布鲁蓝光网(blufans.com) ( 沪ICP备16023182号-1 )

GMT+8, 2024-6-8 23: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