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蓝光网(blufans.com)- 蓝光 高清 4K UHD Blu-ray 影音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布鲁
查看: 482|回复: 3

[CC] CC版《安全至下Safety Last!》谍报及评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2 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CC编号:Spine #662
    作为一部伟大的喜剧默片,CC版本的配置中规中矩——单碟胶盒+小册子。画面经过2K转制非常出色。必须大赞特赞的是影碟中附带的海量花絮。尤其是一部108分钟的纪录片《harold lioyd: the third genius》尤为精彩。全部花絮超过两个半小时,并有多段老年哈罗德和他亲朋好友的访谈,更有各种高空镜头拍摄技巧揭秘,非常值得一看。本片英语观影难度基本与卓别林的默片相仿,约为两颗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布鲁

x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分 +20 布鲁币 +4 收起 理由
布拉格之恋 + 10 赞一个!
铁血战士 + 4 赞一个!
zdy + 1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 0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老徐开聊这部影片之前,先让我介绍一下这位与卓别林齐名的美国默片喜剧大师吧。

        哈罗德·劳埃德(1893~1971),美国男演员。
        1893年4月20日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伯查德一个摄影师家庭。曾在当地剧院做零工,后逐渐在流动剧团中担任小角色和替补演员。
        1912年在爱迪生公司任临时演员,次年在几部启斯东喜剧片中露面,并多雇于环球影片公司任临时演员和小配角。
        1914年开始拍滑稽短片,模仿卓别林塑造了一个“孤独的卢克”系列喜剧形象。这个角色完全是抄袭C.卓别林所扮演的夏尔洛,只是用过于狭小的衣服代替夏尔洛所穿的那套过于肥大的破衣服。
        1917年又塑造了一个激起强烈反响的“普通人”形象。换上新的装饰:头戴平顶草帽,鼻上架着一副玳瑁眼镜,身穿合适的西服,成了一个彬彬有礼的人物。(从此之后眼镜LOGO成了劳埃德的符号)劳埃德所创造的这个角色风流多情,鲁莽固执,笑料百出。他所塑造喜剧典型在美国颇为流行。有人说,他所创造出来的典型要比卓别林的典型在美国更为流行。
        20年代,劳埃德影片的卖座率经常超过查利·卓别林和巴斯特·基顿。卓别林的《淘金记》的票房收入,到了1925年就被劳埃德的《大学新生》一片所打破。有声片问世后,其无声喜剧片逐渐衰落。
        1947年为霍华德·休斯拍摄《疯狂的星期三》后告别银幕。劳埃德一生拍片甚多,表演出众,被公认为与查尔斯·斯宾塞·卓别林、巴斯特·基顿和兰登齐名的美国无声喜剧片的四大巨星之一。
        1952年,以“喜剧大师和优秀公民”身份荣获奥斯卡特别荣誉奖  。
        1971年卒于加利福尼亚州的贝弗利希尔斯  。
        20世纪20年代前后,美国喜剧电影明星哈罗德·劳埃德(Harold Lloyd)以“罗克”之名风靡中国,跟卓别林一起共享盛誉,并给中国观众带来了难得的"人生的欢乐面";然而,1930年发生在上海、轰动全中国的" 《不怕死》事件",使"罗克"失去了中国市场的支持与中国观众的喜爱。(《不怕死》讲述罗克在片中饰演一名植物学家,受聘到旧金山中国城稽查绑票贩毒团伙。该片将中国人描绘成贩毒偷窃和抢劫分子,专干见不得人的事情。连当时上海外商经营的《蜜勒氏评论报》都认为“这是中国进口的类似影片中最糟的一部,任何看过该片的中国人都会被激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 0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全至下》中,哈罗德扮演一名离开自己女友、背井离乡来到大城市闯荡的年轻人。生活窘迫、交不起房租的他只能在百货公司做一个最底层的售货员。平日里客人们对他颐指气使,生活中哈罗德还要伪装出成功人士的虚假形象,省吃俭用买礼物赠予女友。最终这个“善意”的谎言在女友匆匆赶来看望他之时,即将不攻自破,为此哈罗德绞尽脑汁,百般折腾为自己圆谎。哈罗德为了给商场制造宣传效果,请了他的同屋好友前来表演从楼下爬到大楼屋顶的绝技。不料这位老兄在爬楼现场偶遇之前有过纠纷的警员而无法爬楼。哈罗德为了向围观的群众和公司有所交代,只好由自己在众目睽睽之下表演特技。
       电影在前半段主要是各种“阴差阳错”式的生活化搞笑,但进入爬楼桥段后突然画风一转,在欢笑的同时让人手心出汗。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会产生视觉的眩晕感,而影片的高潮才是其声誉所在。主人公攀爬时最大的障碍便是那口大钟。紧急危难的关头,他吊挂在大钟之上,双手握紧住分针,丝毫不敢懈怠。摇摇晃晃之中,钟面仿佛即将脱离墙面,随时有坠落的可能。这个场景是电影史上尤为著名的画面。最后,影片终于让观众长舒一口气,哈罗德触到了楼房的最顶端,顺利抱得美人归。
       根据花絮里的介绍,《安全至下》的创作灵感来自于哈罗德生活中的亲眼见证。他曾在大街上看到群众围堵聚集,观望一名男子徒手攀爬十二层的高楼,当时哈罗德战战兢兢,对此现象叹为观止,始终为这名年轻男子的安全胆战心惊。这桩生活中不期而遇的突发事件,便成为了影片《最后安全》的中心素材。有意思的是,电影最先拍摄的戏份便是全剧的最高潮——攀爬高楼,待拍完这场戏,剧组才开始为之后的情节铺展构思。可以说全剧之前的所有布局铺陈,都是为最后一场戏做垫基,继而开枝散叶。另外,当时为哈罗德所见的那名男子,也被他揽入自己旗下,在《最后安全》中饰演主角身手矫健的爬楼好友。由于剧中人物的形态举止、眉形声色,都受到罗依德亲身经历的深刻影响,加之演员们对自身角色的揣摩,描摹刻画起来自然更为生动淋漓,逼真尽致。
       哈罗德一生拍摄电影无数,影片里充斥着大量令观众看了浑身毛骨悚然的惊险追逐场面与玩命动作特技。而《安全至下》中哈罗德紧抓大钟指针,高挂在半空中摇摇欲坠的一幕,更是他毕生中最具代表性的危险镜头,也是影史上历久弥新的经典画面。这也引得后世的电影人争相模仿致敬,例如成龙在《A计划》中就照搬了此组镜头,马丁•西科塞斯的《雨果》也为我们展示了《最后安全》的原始片段,并在片尾直接出现了人物对遗失老电影“寻找、修复、重映”的情节。
      《最后安全》不是第一部哈罗德展现他个人“飞空”表演的电影,当然也不是最后一部。影片大量运用了镜头借位、入出镜头、走位与交错剪辑的手法來误导观众的主观视点。上一秒看似一切正常,下一刻镜头一转显露真相,观众这才恍然大悟而被逗得捧腹大笑。(例如影片开场的第一段:大家都以为是男主要上绞刑架的临别,原来只是站台相送而已)导演在片中设下了许多视觉巧思与借位陷阱,是片中场面设计最为巧妙之处。片中不论是穷追不舍的笨警察、身手矫健的同室好友、一丝不苟的刻薄上司,乃至于街上的醉鬼、百货公司中大打出手的贵妇们,诸多一闪即逝、叫不出名字的串场龙套,虽然仅仅是匆匆一瞥却能在观众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不仅人物更加丰富多元、场景调度起來极为杰出,人物关系也益发立体鲜明,交相织就出一幅二零年代的芸芸浮生群像。
       本片应该称得上是哈罗德•劳埃德默剧时代的最佳表演。尽管哈罗德•劳埃德不及卓别林和基顿那样声名远扬,但是正因为如此,人们可以暂时忘却他与那些喜剧大师同等的卓越才华,逾越那道生活与艺术之间高架的门槛,而让他的作品在当时更加通俗易懂,喜闻乐见。
       在花絮介绍中我们得知:哈罗德早在1919年便因一起拍戏爆炸意外而失去了右手姆指与食指,自此之后都得戴上假手手套在大荧幕上现身,好掩饰自身残疾。所以在这场高挂半空中的镜头里,哈罗德其实只靠着仅存的八根手指来牢牢抓住大钟指针不放,更显其难度所在。我们不由得对如此敬业的电影人起身鼓掌。老徐四星半推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2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扒个钟,39级台阶喜剧版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布鲁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布鲁蓝光网(blufans.com) ( 沪ICP备16023182号-1 )

GMT+8, 2024-6-2 15: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