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sadouxi 于 2016-9-27 22:13 编辑
转自西瓜太郎@Mtime,09年成文。
以及,我就觉得去年的那个AVC版有可能是更换底片重扫过的。
我的“蓝光印象”系列,主要目标是结合影片的技术背景对蓝光碟的画质“这”方面进行评估。
其他如花絮和互动性,我并不是太在乎,也没有时间全部看/玩一遍。“那”方面的东西应该交给更感兴趣和更权威的人去解读。
所以T2的天网版似乎本不应该出现在我这个系列中,因为据我观察,没有人在乎这张碟的画面如何。
这也难怪,林范先生炮制的最新次世代互动模式大餐,足以让人在这张碟的花絮上饶有趣味地花几个甚至十几个小时了。
这张同时秒杀许多低端碟机和低端D版品牌的蓝光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被人超越。
当然只是“那”方面。
可是对于我要说的“这”方面,T2天网版只能说令人失望。
Studio Canal和卡梅隆先生的Lightstorm公司,再次打捞起了2003年为推出极限版DVD而制作的那个高清数码转换。
这个高清萌芽期的数码转换,历年来已经承担了无数次为T2各种版本的DVD、HD DVD、Blu-ray Disc提供素材源的重任。
可直到2009年,它还没有退休的意思。
在2003年,这个数码转换可以用惊艳来形容,从没有体验过高清是什么的普通影迷,在那张极限版DVD的花絮碟上嗅到了一点黎明的曙光。
可是2009年,已经无数次被业界顶尖高清数码转换轰炸的我们,也只好对这个老古董横挑眉毛竖挑眼了。
以现在的标准看,天网版的画面秉承了此前一切版本的传统——细节不足。这也难怪,它们都是一个妈生的,只不过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经手人那里获得了不同程度的补救式装扮。
前段时间,我在网上看到一个可笑的言论:“就算来个4K修复,T2也清晰不到哪里去,因为它是super35拍成的。”
super35是什么?
一个简单的google或wiki,就能找到答案,
super35是一种拍摄技术,它的特点在于最大化地利用了35mm胶片的成像面积,实现手段是将胶片左侧原本留给光学模拟声轨的约3mm窄带腾出来,用于成像。
同样采用35mm胶片,super35电影的成像面积大于普通35mm电影,水平分辨率大于普通35mm电影。
普通35mm电影可以用4K修复,为什么用super35拍成的T2不可以?
引出这种无稽之谈的是对一个常识的误解:这就是早期(特指数字中间片技术介入电影后期制作之前)的super35电影,它的放映拷贝往往偏柔。
为什么?答案很简单,和之前谈《黄金三镖客》时提到的一个过程有关。
我说过super35只是一种拍摄技术,并不是一个集拍摄、后制和放映为整体的系统,实际上,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家影院能直接拿super35的胶片去放映。就像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家影院能直接放映TechniScope一样。
它们都需要被洗印成普通的35mm胶片才能过放映机。
这就意味着,super35的画面要重新被缩小那么一点点,以便再腾出左侧的空间给光学模拟声轨。
这个缩小的过程,在数字中间片到来之前,一直是采用光学转印的方式完成的。
光学转印一次,就会丢失一次细节。
这就是为什么T2和其他一些早期的super35电影在电影院里看起来不那么细腻的原因。
但如果你直接绕开这个转印的过程,直接回到super35原始底片上进行4K级别的数字扫描,
我看不出来有什么能阻挡它光彩照人。
2009年的我们,已经处于一个用4K扫35mm胶片已成实质上的行业标准的年代了。
相信也是时候重新回到T2的原始底片做工作了。
这部1991年拍竣的电影,胶片存放得安然无恙,压根儿不需要什么修复,
只要用目前顶尖的扫描技术重新将原始底片扫一下,制作出一个全新的、符合当今技术标准的数码转换就可以了。
后面的一切工作,就可以放心地交给林范先生了。
在此之前,天网版仍是目前最佳选择——当然是从“那”方面来看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