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蓝光网(blufans.com)- 蓝光 高清 4K UHD Blu-ray 影音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布鲁
查看: 267|回复: 0

[其他] 许巍的"自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1 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许巍是谁?以为资深音乐人,20年前,以一曲《执着》扬名。

    其实,关于抑郁症,他也是老资格。如果说崔永元让国人知道了抑郁症,那么许巍的经历让大家相信,抑郁症能治好。

    演艺圈似乎离“抑郁症”很近。很多艺人都有过“抑郁史”。因抑郁症自杀的事件时有耳闻,比如陈琳,这位当年唱过《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的女歌手,留下无限遗憾。

    许巍早期作品,也有股抑郁味。歌曲《两天》写到:“我只有两天,我从没有把握,一天用来希望,一天用来绝望。”甚至那首《执着》,也是如此。执着和偏执,在词典上容易分辨,但在生活中,界线并不那么清晰。

    许巍意识到自己“不正常”,是在2000年前。纵观他的治愈过程,有两部分:一是他救;一是自救。





    他救,就死向别人求助,看医生,吃药。

    这和其他抑郁症患者没什么两样。严重的时候,许巍的身边必须有人陪伴,因为他总是在考虑结束生命。敏感,自卑,失眠,整日纠缠着他。抗抑郁药物,成了他的命根子。

    过于依赖药物的坏处,很快显现。他的身体越来越虚弱。于是他强迫自己开始锻炼,去公园跑步。这让他的状况渐渐好转。

    有那么一段时间,许巍感觉自己好了,重新回到创作中。,然而,这只是假象。他后来回忆:“一写歌我就开始抑郁,只要不写歌,我的生活就很正常。”

    如此下去,似乎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是事业上的“废人”,要么永远离不开药物。与其说是两种选择,不如说是两难境地,哪一个都是无奈。

    许巍选择了第三种:自救。





    人生难免出“偏差”,无论生理上,还是心理上。许巍意识到,自己的“偏差”出在音乐理念上。

    愤怒与颓废,曾是许巍音乐的标签。当时,他迷恋美国著名摇滚乐队“Nirvana(涅槃)”的音乐。后来,他知道,这个乐队的灵魂人物 科特·柯本极度抑郁,最终自杀。偶像的结局,促使他觉醒:愤怒与颓废是条死胡同。许巍说:“这东西误导了很多人。”

    如果说音乐是让人寻找自由,那么许巍的自由开始基于健康:“我想过健康的生活。我想让别人听到我的歌后,至少能健康。”

    或许不止音乐理念上的“偏差”,甚至是人生态度的问题。

    “所有得抑郁症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之前你对自己的期望太高,期望越高,和你的现实差距越大的时候就越严重。”许巍如是说。

    这位流行音乐人,开始寻找新的存在感。他看《论语》,读《老子》,接触佛经,思考信仰的意义,反观自己的人生。

    愤怒与颓废的许巍不见了。抑郁也随之而去。他变得平和,豁达。

    是自省,成全了许巍的自救。

    他用音乐记录了这段新路:“穿过幽暗的岁月,也曾感到彷徨,当你低头的瞬间,才发觉脚下的路。心中的自由时间,如此的清澈高远,盛开着永不凋零----蓝莲花。”
    如今这首《蓝莲花》,成了传唱不已的“治愈系”。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布鲁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布鲁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布鲁蓝光网(blufans.com) ( 沪ICP备16023182号-1 )

GMT+8, 2024-6-16 15: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