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蓝光网(blufans.com)- 蓝光 高清 4K UHD Blu-ray 影音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布鲁
查看: 264|回复: 2

[音乐闲话] 《幻想曲》的斯特拉文斯基和贝多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20 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mysticark 于 2016-11-22 20:38 编辑

注:本文既是晒碟也是评论

“美版《幻想曲》70周年纪念版”、“斯特拉文斯基作品集”和“贝多芬第五、六号交响曲”:


作为迪士尼经典动画之一的《幻想曲》,其目的在于用动画的方式来展现这些音乐旋律所要表达的意境。但这部动画在音乐人看来却有着很大的争议,争议的焦点其一在于动画对这些音乐意境的表达显得太过于天马行空跟音乐原本想要表达的意境完全不符,其二在于为了让音乐能够适应动画内容对其做了一定删减让看动画的人据此听不到音乐的全貌。
这些争议,关于前者我认为音乐的意境本来就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不同的人听了同一部音乐后在心目中产生出的情景也是各有不同的,任何人对音乐都可以有自己的解读,只是本片的这种解读显得奇特和另类了一些;但对于后者我还是建议,看过动画后去听这些音乐原来最完整最正规的版本,去体会这些音乐原本想要表达的意思,同时我不推荐听本片的OST,因为脱离了动画这些音乐也不必去表达动画所展现的意境了。

如果不考虑“魔法师的学徒”,我发现在《幻想曲》和《幻想曲2000》都采用了作品的音乐家有两位:斯特拉文斯基和贝多芬。巧合的是,在《幻想曲2000》所用的都是比《幻想曲》排序靠前的音乐。这里将着重讨论一下这么几部音乐。

美版《幻想曲》70周年纪念版,4碟装,当初只是因为觉得国内不会发这种电影才收的美版,但没想到后来泰盛会发这个。这个版本的最大遗憾或许在于,原先60周年纪念版的那张花絮碟内容大多只能通过在线观看(国内则彻底无缘),好处是收录了“Destino”这样一部“辑佚”的作品。


首先谈一下斯特拉文斯基的两部音乐作品。斯特拉文斯基是在《幻想曲》当年上映的时候唯一一位还健在的音乐家,当时想到用他的作品听说是来自指挥利奥波德·斯托科夫斯基的建议。查了一下资料发现斯特拉文斯基的作品是利奥波德·斯托科夫斯基的拿手曲目(正是他把《春之祭》介绍到美国,他还多次指挥演奏过《火鸟》),或许这也是他建议《幻想曲》使用《春之祭》的原因。不过斯特拉文斯基对《幻想曲》却并不太高兴,当初迪士尼发电报给当时人在巴黎的斯特拉文斯基提议购买版权的时候,斯特拉文斯基对此却很生气,后来表示这封电报给他的感觉像“纯粹知会而已,不同意一样照用”,等到《幻想曲》出品后,斯特拉文斯基也是对其中的《春之祭》段落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不过又有消息称,斯特拉文斯基在私下是很喜欢这部作品的)。
对我来说,还正是《幻想曲》才让我注意到斯特拉文斯基这位音乐家,并开始听他的作品的。后来《幻想曲2000》又一次使用了他的作品《火鸟》,更让我加深了对他的作品的兴趣(不过我想象不出来,如果《幻想曲2000》上映时斯特拉文斯基还在世的话,他会怎么看待《火鸟》这个段落)。这里也将对比着谈一下《火鸟》和《春之祭》这两部音乐作品。
《火鸟》其实是芭蕾舞剧的音乐,后来斯特拉文斯基先后推出了3个组曲版本:1911版、1919版、1945版,这些组曲都是芭蕾舞曲目的选曲组合。迪士尼改编的是其中最为常见的1919版组曲,且在此基础上还有删减。原来芭蕾舞剧的剧情跟动画所展现的“春季来临”场景其实并没有什么关系,而且某种程度上说,迪士尼还颠覆了原本的善恶方——“火鸟”在原来的剧情里其实是好人。原芭蕾舞剧的剧情是这样的:有一个名叫伊凡的王子有一天闯入了卡西切(传说中的邪恶巫师,他把灵魂藏在器物中,必须毁坏魂器才能杀死他)所控制的魔境里。在这里他捉住了一只火鸟,火鸟乞求王子放了她,将来她一定会给与报恩的。王子同意了火鸟的请求。接下来,王子遇到了13位公主,并爱上了其中的一位。第二天王子去见卡西切,请求卡西切把公主许配给他。然而两人吵了起来,接着王子被卡西切给抓了起来。火鸟这个时候赶过来报恩了,她控制卡西切和这里的一切魔物疯狂地跳起舞来。趁着卡西切不受控制之时,火鸟告诉王子卡西切的灵魂所藏的物品,王子按指示毁掉了魂器,杀死了卡西切。魔境消失了,四周的一切恢复成了原样。这其中最精彩的曲目是“Infernal Dance”,也就是火鸟控制卡西切和他的魔物跳舞时的音乐,在动画里却成了“火鸟”发怒时的音乐。
《春之祭》是斯特拉文斯基的成名作,原本也是芭蕾舞剧,但后来脚本遗失,只剩下管弦乐总谱(事实上《春之祭》的芭蕾舞剧的原始脚本已经在20世纪80年代重新被发现了,当初写文的时候不知道这个,后来才查到的)。音乐本身所表达的意思其实跟动画所展现的情景:地球诞生、生命起源、恐龙时代什么的都没有任何关系。这部作品本来想表达的是俄罗斯远古时期的祭祖仪式,斯特拉文斯基对此的创作灵感是:“我想像到一个肃穆的异教祭典:一群长老围成一圈坐着,看见一位少女被要求跳舞直至跳死。她是他们用以祭祀春天之神的祭品。”这部音乐在巴黎首次公演的时候,曾演变成一场抗议群众的大暴动;不过这并未为作品本身带来长远影响,相反这部音乐的俄罗斯风格,却成为二十世纪古典音乐创作的典范。全曲分为两大部分,每一部分又包含多个舞曲。全曲正常演奏时间超过30分钟,相比之下动画的这一段落同样存在删减,跟原曲对比听来,删减主要是集中在第一部分。这段动画的恐龙时代部分很好得展现了恐龙的兴盛和衰亡,后来迪士尼出品的动画电影《恐龙》其实就可以看成是这一段的3D化和延长。

下面来谈一下2部贝多芬的作品。相比之下,贝多芬的这2部交响曲各位就比较熟悉了,为此我也不用费篇幅对音乐本身做介绍了。
《贝多芬第5交响曲》在东亚地区经常被称为“命运交响曲”。在《幻想曲2000》这一段其实是起到了类似《幻想曲》的“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一段的作用。动画基本只用了第一乐章的主导动机段落,也就是现在经常被称之为“命运动机”的段落。以音乐在动画的作用来看,只用这段其实也足够了,不过若想要了解交响曲的话,似乎还应该去听整部交响曲才行。
《贝多芬第6交响曲“田园”》原本所表达的是作者在田园间的所见所闻,到《幻想曲》这部动画里面却成了这个样子。其实我觉得,跟其他几个段落相比,这个段落并非是完全脱离原作的存在,因为这实际还是在讲“田园”,只不过不是山野乡村的田园而是奥林匹斯山的“田园”而已(笑)。甚至后3个乐章还是讲的“集会”、“暴风雨”、“雨过天晴后”,或许当年在迪士尼的创作者对这部音乐也找不到更好的演绎办法了。跟原曲对比听来,动画的这一段也是存在着删减,而且几乎是每一乐章都有被剪掉的音乐片段。不过相比之下,当前影迷更为关心的恐怕是当前发行的版本的这一段的动画内容也是有删减的:《幻想曲》当初在公映的时候这一段其实是包含了一个名叫“Sunflower”的小黑人马角色,但这样的角色设计却给人有“种族歧视”的感觉,这也导致从1969年(几乎是美国取消种族隔离后不久的事)以后公映和发行的《幻想曲》都把这个角色给去掉了,几乎到最近发行的70周年纪念版,迪士尼还是不敢把这个角色加回来。

“斯特拉文斯基作品集”是我从京东购买的进口碟,这其实是2张专辑的合辑,包含了斯特拉文斯基早年的几部重要作品,CD收录的是1991-1993年间的录制版(后来查到Pierre Boulez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指挥的版本更佳,而这些他在20世纪90年代指挥的版本评价普遍不如老版,不过我暂时没有机会购买新版本了)。“贝多芬第五、六号交响曲”所收录的是1955年的录制版,当初选择这个版本是觉得这样的版本应该是更为保险一些(后来新收了卡拉扬和富特文格勒指挥的贝多芬交响曲全集,感觉都要胜过这个版本)。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布鲁

x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分 +51 布鲁币 +1 收起 理由
大独裁者 + 21 + 1 赞一个!
shh_wang + 20
zdy + 10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0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典的赞一个~F2000里面贝五和火鸟画得还是很赞的!
布列兹指斯特拉文斯基应该很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0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布鲁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布鲁蓝光网(blufans.com) ( 沪ICP备16023182号-1 )

GMT+8, 2024-6-9 00:0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